崇祯6年的虎丘大会,大江南北士人参加的约有两千之多。这不单是明代,也是中国封建时代规模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结社。
明神宗后期,宦官魏忠贤专权,政治腐败,社会矛盾激化。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,一部分江南士大夫继承前辈东林党尚清议崇气节的传统,组织文社,主张改良政治,希望以此挽救明王朝。复社成员主持清议,臧否人物,评议朝政,崇尚气节,使留
都金陵的风气为之一变。
冒襄是复社的首批成员之一,在复社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。他多次带领东林领袖的遗孤,出示血衣血书,控诉阉党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恶行。崇祯皇帝登基后,朝廷内外重新发起对魏忠贤的声讨高潮,崇祯帝判定魏忠贤的种种罪行。崇祯2年(公元1629年),崇祯帝定逆案,驱逐魏忠贤的党徒。
崇祯11年(公元1638年),当时名字列在阉党逆案中的阮大铖在南京,贼心不死的他不甘就此终结仕途。阮大铖大力招纳游侠之士,希望广结人缘,找个机会在朝廷中谋个一官半职。而这时的南京,复社人员众多,他们十分讨厌阮大铖之流的所作所为,于是由吴应箕起草了一篇文字激扬的《留都防乱公揭》,揭露阉党分子的累累罪行。冒襄等复社一百四十多人在《留都防乱公揭》上签字。这份公揭产生了重大影响,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。从此迁居到南门外的牛首山,闭门谢客,气焰顿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