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通与断代
——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
一、马、班历史视野的歧义
史学家对历史的观察,因其旨趣和视野的不同而会产生种种歧义。会通与断代,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歧义。对于这种歧义的讨论和批评,一般都要从司马迁、班固说起。
司马迁著《史记》的目标之一,是“通古今之变”。他在这方面的具体的撰述要求,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点。第一,探究“王迹所兴,原始察终,见盛观衰”,或者说是“考之行事,稽其成败兴坏之理”,这是从政治的兴衰得失之故上着眼的。第二,考察“礼乐损益,律历改易”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“承敝通变”,这是从典章制度和社会风气的演变着眼的。第三,在观察历史的视野上,他是“略推三代,录秦、汉,上记轩辕,下至于兹”,认为“维我汉继五帝末流,接三代绝业”,这是从历史进程的连续性着眼的。第四,他“拾遗补艺,成一家之言,厥协《六经》异传,整齐百家杂语”,这是从历史文献的搜求和处理上着眼的。第五,这是很重要的一点,即除王侯、皇帝、封君外,凡“扶义俶傥,不令己失时,立功名于天下”之人,为之作传入史,这是从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着眼的。因此,《史记》成为一部内容丰富、结构恢宏的“历黄帝以来至(汉武帝)太初而迄”的通史[1]。